华中历史
1919
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成立,是新加坡第一所为华族子弟提供中学教育的华文中学。

1925
华侨中学迁至武吉知马校址,矗立于华岗上的钟楼,雄伟壮观。

1942-1945
二战战火延烧马来亚半岛,华中钟楼战略位置优越,遂成为沦陷前后联军与日军瞭望全岛之据点。

1974
华中初级学院成立,是为新加坡第二所初级学院,取代华中大学先修班。 1979年,初院被教育部授予特选中学资格,培育传承华族传统与文化的双语精英。

1979
教育部授予华侨中学为特选学校,旨在为国家培养双语双文化的栋梁之材,以及弘扬中华文化及优良价值观。

1981年
华中初级学院创先河开办声誉卓著之人文课程。此课程于日后蜚声国际,培育无数人才负笈剑桥、牛津等等国际顶尖学府。

1987
华侨中学成为自主学校,并被授予更大的自主权来进行创新和试验。
在20世纪80年代,学校成为首批开办计算机课程的学府。

1991
华初迁返武吉知马校舍上课,举校欢腾。1987年,华初因校舍建筑结构不稳,曾在四年内经历两次搬迁,辗转于临时校址之间,直至修复工程结束。

2005
华初重回华侨中学母校怀抱,与中学部合并,校名保留”华侨中学“,英文校名则改为 "Hwa Chong Institution"。为学生提供六年直通车综合课程。

2019
华侨中学庆祝百年华诞,同年恰逢新加坡开埠两百周年。新加坡历史的长河里,华侨中学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
